分類
文章查詢
文章標籤
廚房是家庭日常生活中最頻繁使用的空間之一,不只是料理食物的地方,更與收納動線、生活效率密切相關。從鍋碗瓢盆、調味瓶罐到各式家電,如何擺放與收納都直接影響使用體驗。三大常見櫃體──高櫃、低櫃、吊櫃,各自擁有不同功能與應用方式,若能依據區域功能與使用習慣合理配置,不僅能讓料理更順手,還能大幅提升整體廚房的機能與美感。本文將解析三種櫃體的功能定位、配置重點與搭配技巧,不只能讓收納井然有序,幫助提升廚房的使用效率。
若你有室內設計裝潢規劃的需求,歡迎填寫表單,跟設計師們討論呦➜【JP設計需求單】
櫃體的用途沒有絕對,但如果能根據廚房的格局限制、家中成員的使用習慣,以及電器數量與收納需求靈活搭配,就能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出最適合自己的使用動線與收納方式。
高櫃是從地面延伸至接近天花板的直立型櫃體,適合用來整合嵌入式家電(如:烘碗機、烤箱、微波爐…等)或大量備品與乾貨的儲藏。因為收納空間深又高,特別適合放置不常更動的大型物品。設計時若要搭配電器,需要先預留電器尺寸與散熱空間。同時建議,收納區域可搭配滑軌、拉籃或轉盤提高使用便利性,讓取用物品更佳順手。
低櫃設置於廚房檯面下方,是整體廚房中使用率最高的櫃體,支撐操作台面的同時,也承載著日常料理所需的鍋具、器具、清潔用品等。設計上建議要保留抽屜式配置,能更好的分類並快速拿取;一般來說,水槽下方多以開門式結構搭配活動式收納,保留管線彈性。低櫃可以說是廚房最重要的收納區域,必須多與設計師討論使用習慣,才能夠打造出符合需求的動線與收納。
吊櫃固定於牆面檯面上方,能善用垂直空間進行輔助收納,常用來放置杯盤、調味料或乾貨備品等體積較小、重量較輕的物品。因安裝位置較高,設計時需考量使用者身高與拿取便利性,建議控制深度不超過35公分,並留意與抽油煙機、窗戶或吊燈的干涉。
每個人的料理習慣不同,有人講求速度,有人喜歡儀式感,有人需要兩人共用廚房空間。櫃體該放在哪裡、收什麼物品、抽屜還是門片,這些都應從「誰會用」與「怎麼用」的角度出發。備料、烹調、盛盤的習慣需對應到高櫃、低櫃、吊櫃的配置順序,整體使用體驗就會更加流暢自然。
每個廚房格局配置相差甚遠。柱體、橫樑、窗戶、抽風管道、排水落管等建築結構,都會限制櫃體的高度、深度與開門方向。有些牆面不適合承重吊櫃,有些轉角會干涉拉籃開啟,這些在丈量與配置時就需要提早納入考量,以免後期施工受阻或使用卡手卡腳。
家電是廚房櫃體設計中最容易被忽略的變數。不同品牌的烤箱、微波爐、咖啡機,深度與高度差異很大;電鍋或氣炸鍋有水氣與熱氣,擺放位置需考量通風與抽拉便利。設計時應預留散熱空間、電源孔位置與開關使用距離,避免因為尺寸不合或熱氣聚積,導致設備無法正常使用或降低壽命。
櫃體不只是要留意收納結構,真正提升使用感的是五金選配。滑軌抽屜、拉籃、轉盤、升降吊櫃、滑盤式電器架等模組系統,能讓櫃體的機能性大幅升級,也提供未來調整空間的彈性。尤其在家電更新速度快、家庭型態可能改變的情況下,具備可調層板、高承重五金、活動抽盤的設計會更具實用性與長期適應力。
櫃體設計不能忽略「看不到的細節」。電器櫃內插座數量是否足夠?位置是否便利?是否會與抽屜或五金干涉?有無安排預留管線的檢修空間?櫃體是否需要加設作業照明?這些都屬於櫃體與設備整合的重要環節,設計階段規劃完善,才能避免完工後東補西塞、降低使用體驗。
真正順手又實用的廚房設計,不只是把櫃體塞滿空間,更重要的是依照各區域的機能需求去配置最合適的櫃體類型。一般來說,廚房可依照使用流程劃分為四大功能區域:備料區、烹調區、電器區與儲藏區。每一區的動作、使用頻率與收納需求都不同,對櫃體的高度、開門方式、收納類型也會有不一樣的要求。以下將逐一拆解各區域的櫃體配置原則,幫助打造真正符合日常使用習慣的高效廚房。
備料區通常會設置於爐台周圍,屬於廚房流程中最頻繁操作的區域。這裡需要快速拿取刀具、砧板、調味料與各式料理工具,因此櫃體配置上講求分類清楚、開合順手。
建議配置櫃體:
烹調區集中高溫作業與油煙產生,配置上不僅要確保料理動作順手,更要避免安全死角與火源干擾。此區域多需放置鍋具、調味品、料理道具等,建議下方承重抽屜+左右吊櫃搭配使用。
建議配置櫃體:
現代家庭電器數量增多,將微波爐、烤箱、咖啡機、氣炸鍋等集中整合,是提升整體使用效率的關鍵。這類區域建議採用高櫃設計,搭配開放空間與內嵌電器櫃。
建議配置櫃體:
設計要點:
儲藏區主要功能是存放乾糧、瓶罐、備品、廚房紙巾、餐具等不需每日取用的生活物資。此區的收納邏輯以分類清楚、容量充足、長期存放穩定性為主。
建議配置櫃體:
每個家庭的生活節奏都不一樣,沒有一套「完美的櫃體配置」能套用在所有人身上。從生活需求出發,才是櫃體設計的核心價值——讓每個空間,都剛好符合你的生活方式。
對於常下廚的人來說,料理區域的順手程度會直接影響做菜的效率與心情;而對重視整潔的人來說,備品與囤貨分類得是否清楚,就是維持居家秩序的關鍵。這些看似微小的日常,才是真正該被設計所回應的核心細節。
最後,請試著回頭觀察自己的使用方式、料理流程與家庭成員的需求,從「什麼東西要收」、「誰會使用」、「怎麼拿最順」這三個問題出發,去定義每一個櫃子的角色與位置。繞著使用者展開,成為真正貼合生活、天天都好用的高機能空間。
若你有室內設計裝潢規劃的需求,歡迎填寫表單,跟設計師們討論呦➜【JP設計需求單
編 / Junpin Design
客廳可以說是一個家中最容易受到矚目,以及家人平時較長停留的區域,所以在客廳的傢俱尺寸規劃也會顯得格外重要。客廳當中我們一定會擺放的傢俱就是沙發,那沙發的尺寸可以以沙發背牆的長度來計算,最好是佔據牆面的3/4就可以了,這樣會讓空間看起來不那麼擁擠,也會讓整體比例較為和諧舒適。而沙發深度的話,一般會落在80-110公分,選擇時可看與電視櫃的距離,建議距離2.5-4公尺會是最舒適的距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