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文章查詢
文章標籤
你知道嗎?家電的選擇,其實對整體設計規劃有著極大的影響。冰箱、洗衣機、電視、冷氣、甚至電鍋與微波爐……這些家電不只是使用工具,更會影響到空間動線、視覺比例與收納配置。若沒有在裝潢初期就納入考量,日後可能得面對電器放不下、插座不夠用櫃體門卡到空間等問題。
本篇文章從常見家電尺寸挑選方式、小家電收納建議,到與設計師如何溝通等方向,幫你一次搞懂裝潢與家電選購之間不能忽略的關鍵細節。
若你有室內設計裝潢規劃的需求,歡迎填寫表單,跟設計師們討論呦➜【JP設計需求單】
家電要先選還是裝潢先做,這個問題幾乎每個屋主都會遇到。其實比較理想的做法是:先想好家電的尺寸範圍跟大概要放在哪,再請設計師依照這些條件去做設計規劃。
如果你一開始真的沒什麼概念,也沒關係,只要先列出預計會買哪些家電、需要幾台、功能需求是什麼,設計師就能根據這些幫你抓出合適的空間與尺寸,甚至幫你確認適合擺放的位置,避免之後放不下、卡來卡去,用起來不順。
家電尺寸的選擇,並沒有絕對標準,而是需要根據「家庭人數」、「使用頻率」、「生活習慣」與「空間限制」綜合考量。以下整理幾項常見家電的選購建議與尺寸範圍,提供你作為初步參考:
若要將電視嵌入牆面或結合電視櫃設計,務必提前決定電視吋數與安裝方式,並預留未來升級的空間,避免日後想換更大尺寸時被櫃體限制住。此外,裝潢時會需要預留牆寬,通常是以電視本體寬度 + 左右視覺留白 + 使用安全空間來推估。實際配置仍需視你家的牆面形式、是否規劃櫃體、音響設備或有無走道而調整。
若視線距離在1.5公尺,建議電視為32-43吋,且預留110~120公分。
若視線距離在2公尺,建議電視為50~55吋,且預留135~145公分。
若視線距離在2.5~3公尺,建議電視為65吋以上,預留160~170公分。
若視線距離在3公尺以上,建議電視為75吋以上,預留185~200公分。
除了家庭人數評估冰箱容量外,更重要的是下廚的頻率與食材儲存習慣,這會直接影響適合的機型與尺寸選擇。在空間設計上,冰箱的擺放位置也需特別留意:冰箱門的開啟角度、左右兩側是否受限、上方空氣對流與背部散熱空間,都會影響實際使用的順暢度。
1~2人家庭
可以選擇250L~350L小冰箱
3~4人家庭
可以選擇400L~550L雙(三)門冰箱
5人以上家庭
可以選擇600L以上多(對開)門冰箱
洗衣機常見有直立式與滾筒式兩種機型,若有烘衣需求,則需進一步考量是選擇洗烘一體機,還是搭配獨立式烘衣機進行堆疊使用。在整體裝潢規劃中,須特別注意以下幾點:
1.上蓋與側邊有無足夠的維修空間
2.足夠的插座與合適的排濕設計
3.確保操作時方便取衣
建議在裝潢初期就確認洗衣機與烘衣機的類型與安裝方式,讓設計師能夠預留正確的尺寸、電力與動線,避免日後使用不便或需額外施工調整。
1~2人家庭,建議選擇6~8KG
3~4人家庭,建議選擇9~12KG
有烘衣需求,可以選擇洗烘一體機。
除了大型家電外,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實用的小家電,會根據每個家庭的習慣與需求陸續添購。這類型家電通常不會一次全部購買完成,而是隨著生活變化逐漸增加,因此在裝潢規劃時,建議預先預留彈性的收納空間與電源配置。常見家用小家電包括:
1.廚房家電:洗碗機、烘碗機、電鍋、微波爐、烤箱、咖啡機
2.生活家電:掃地機器人、吸塵器、除濕機、清淨機、電風扇
這些小家電看似輕巧、不佔空間,若未事先預留空間與插座,也可能在日後造成動線壅擠或使用不便。因此在初期就應與設計師溝通生活習慣,做好彈性布局,才能真正讓空間乾淨又好用。
「家電要先買好嗎?還是裝潢完再買?」其實,家電並不一定要在一開始就實體到貨,但它的尺寸、安裝方式與使用需求應該在裝潢設計階段就確定下來。建議流程如下:
如前段所示,就算不打算立即購買,也應該大致列出要買的家電類型,提供尺寸區間給設計師參考;或是由設計師直接提供合適尺寸,依照該尺寸範圍挑選合適電視即可。
1.嵌入式家電(如:冰箱、洗碗機)→ 須在系統櫃施工前確認型號與尺寸,預留安裝空間與散熱距離。
家電本身可等到裝潢收尾階段再陸續進場安裝,確保施工流暢不受干擾。
2.洗衣機/烘衣機 → 須配合水電拉管、陽台排水、排濕設計,完成後可陸續定位。
3.冷氣 → 多為分離式冷氣,須於裝潢初期(泥作或木作前)就先安裝冷媒銅管、配管與排水路徑。若室外機要吊掛或放置於陽台,也需先確認支架或平台結構。
4.電視→ 可以等完工後再安裝主機,但需於牆面施作與配電階段就先安排好電源插座、HDMI線路、壁掛架固定點,避免後期施工時出現外露電線或打牆補洞等問題。
5.一般小家電(如微波爐、電鍋等)→完工後可自由進場的家電,但建議在設計階段就規劃好插座數量、電器櫃位置與平台寬度,使用時才不會手忙腳亂或電線外露。
無論是家電還是家具,進場時機都應以不干擾現有裝潢工程為原則。該預先確認尺寸與安裝條件的,務必在設計與施工前溝通清楚;而實體商品的到貨與安裝,則建議安排在不影響施工流程、空間清潔與施工安全的階段進行。
設計師在進行家電空間配置時,並不只是單純「留一個位置」,而是需要納入整體動線、使用頻率、視覺一致性與電力配置等層面去思考。根據屋主的生活習慣與預計購買的家電項目,進行以下幾種常見的整合設計:
用來收納微波爐、電鍋、氣炸鍋等每日使用的小家電,設計上通常會規劃垂直式的餐邊櫃進行整合收納,並搭配抽拉式托盤設計,讓使用時能方便取用、操作更順手。櫃體內也會配置內嵌插座與排熱孔,不僅維持視覺整潔,更能貼合實際的使用習慣與動線需求。
針對掃地機器人、吸塵器、除濕機、電風扇等不定期使用但不可或缺的家電,設計上可規劃於家中角落、轉角或櫃體側邊設置高櫃或隱藏門櫃體進行整合,並於櫃內預留插座與充電空間,讓設備收納與使用兼顧。若空間條件允許,也可依照屋主的生活動線,安排專屬的電器收納區域,未來使用上更加便利。
針對大型家電如冰箱、洗衣機、烘衣機,設計師通常會在初期規劃階段就預留足夠的安裝與使用空間,並與屋主討論是否採用嵌入式或半嵌式收納。設計時會依照機體尺寸,預留左右與背部的散熱空間、門片開啟角度,以及未來可能需要的維修抽換路徑,避免出現家電買了卻放不下的窘境,讓實用機能與空間比例一次到位。
根據使用位置與習慣,在電器收納區、床頭、書桌、檯面等處規劃插座與藏線機構,搭配掀蓋式、滑蓋式或懸吊插座,讓電線不裸露、操作更便利。
簡單來說,家電不一定要先買,但一定要先知道「會買什麼、需要什麼空間與條件」,這樣才能讓整體空間配置更協調、動線更順暢、使用更便利,讓每一項家電都有對應的收納與插電安排。家電的選購對裝潢影響可大可小,關鍵在於是否有在初期就充分溝通與規劃。當設計從生活習慣出發,裝潢就不只是漂亮,而是為你量身打造的機能宅。
若你有室內設計裝潢規劃的需求,歡迎填寫表單,跟設計師們討論呦➜【JP設計需求單】
編 / Junpin Design